相关资料: 家具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着其在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古代家具以明清家具最为杰出,明以前的家具也基本不存世。 明清家具材质考究、工艺精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典范。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我们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审美、价值、文化、情感、传承等多层次的思考。 根据家具方面专家的建议,家具邮票拟按照功能分组发行,包括坐具、卧具、承具、庋具、杂具等。坐具邮票拟表现交椅、宝座、圈椅、鼓墩等。 交椅亦称胡床,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转变。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叉,交结点作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上面安一拷佬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多以金属件固定。整个造型,从侧面看似多个三角形组成,线条纤巧活泼,但不失其稳重。因其两腿交叉的特点,遂称交椅。 宝座又称宝椅,一般单独使用。在明清一般置放于皇帝或后妃寝宫的正殿,后置屏风,边置香几、宫扇等。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坐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 鼓墩又名“绣墩”、“坐墩”,因它仍保留着鼓的形状,故名。鼓墩属于高坐具椅凳类,历来多为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保留着蒙皮革、钉铆钉的形式。这种圆凳一般都是女子所坐,由于女子常在椅上装饰自己所绣的丝织物,在它上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又名绣墩。 小本票上的邮票与原邮票的图案、面值 、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装订裁切往往有一边功两边无齿孔。为了方便人们购买、保存、携带和随时使用而将单一面值或多种面值邮票印刷成连票装订成小册子形式出售,称之为小本票,亦叫邮票小册。使用时按邮资撕下一枚,或数枚即可,其内邮票有一边无齿,或二、三边无齿,并配有封面、封底,常单独制版印刷。 世界是最早的小本票是卢森堡于1895年发行的,我国最早的是1917年中华邮政发行的“中华邮政邮票册”内装有“北京老版帆船”邮票;解放区最早的是1946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像小本票;新中国最早的是1980年发行的童话《咕咚》小本票。小本票特点:一、配有简单的或精美的封面、封底,并印有与邮票相关的图案或文字说明。 二、小本里面的邮票与全版张的图案、面值、刷色等基本相同。 三、通常邮票上有一边或二边无齿。 四、一般都是按本内邮票面值的总和出售。 五、枚数不多,面值不大,便于携带。历史根源:1895年卢森堡最早发行了小本票。中国最早的是1917年由中华邮政发行的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小册。新中国的首本小本票《童话-咕咚》发行于1980年9月20日,随后几乎每年总要发行1至2个品种,其反应的内容也渐渐地向动物、中国生肖文化方向发展。到1991年1月5日发行完《羊》小本票以后,原邮电部因创作设备问题而停止了小本票的发行,至此,新中国一共发行了18种小本票。2000年4月13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公布了将重新推出小本票的消息。重新推出的首本小本票为《小鲤鱼跳龙门》,已于2000年8月发行,面值4元,发售价4元。由于尚未启用机器而用手工生产,发行量受到一定限制,故在预订户中采用摇号的方式销售。 {来源: www.e1988.com中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