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对解放区邮票中,出现毛泽东形象的邮票做了简单的分类,在提出毛像邮票的几个之最之中,探讨了毛泽东像邮票的设计风格。
解放区邮票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赤色邮政、苏维埃邮政邮票;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华中区邮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邮政机构发行的邮票组成。
在解放区邮票、尤其是早期的区票中,最初都是以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等革命题材作为邮票图案的。如1930年10月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闽西赤色邮票》即是以镰刀、斧头、五角星作为邮票主图的。(黄二全,2片、4片各一枚)在邮票的设计风格上,明显受到苏联的影响。
之后,1932年5月1日由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发行的《苏维埃邮票》中,出现了战士图邮票,这也是解放区邮票中人物邮票的滥觞之作。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由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总局发行的无面值《抗战军人纪念邮票》是区票中最著名的邮票之一。它在设计上已趋于完美,为日后的毛泽东像绘入邮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发生了数次重大变化,毛泽东作为中共最高领导的地位已经在长期的战争中确立。在这种政治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邮政系统中,毛泽东像进入邮票已经水到渠成。于是在抗战末期的1944年3月,由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发行了首套毛泽东像邮票,即我们熟知的《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成为中国最早出现毛泽东形象的邮票。这套邮票全套三枚,分别为蓝色5分、蓝绿色1角和棕色5角。邮票图案用一个版别,仅是刷色不同。之后,又发行了大量的加字、改值邮票。
山东战时邮政,是在1940年7月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开始筹建,并于 1942年正式成立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当时,山东战时邮政欲把中共领袖搬上邮票,但苦于找不到毛泽东的标准像。1939年廖承志在香港印了一批毛泽东标准像,并由周保昌从重庆带到延安。这之后,周保昌调到山东,便将毛泽东标准像带至山东。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将得到的毛泽东标准像交给胶东区战邮管理局,委托其在北海银行制版厂制成无网纹线条铜版后,由胶东《大众报》印刷厂采用凸版工艺印刷,这也是山东解放区首次采用凸版印刷方式印制的邮票。
这套邮票,图案比较简单,仅在毛泽东正面头像上加上了一些麦穗和面值作为点缀。从邮票上毛泽东清秀的面庞中,可以感觉到当时中共领导人的年轻、活力和魅力。因为条件的限制,同色邮票的色差较大。这套以毛泽东为主图的邮票,是同期邮票中比较简洁、漂亮的一套邮票。也是我们接触到的比较像毛泽东早期风采的一套邮票。更是抗日战争期间,唯一发行过毛泽东图案邮票的一个邮政机构。和同期邮票的简单、粗糙相比,第一套毛像邮票上,就将毛泽东刻画得栩栩如生,实属不易。
或许是受到欢迎的缘故,这套邮票的图稿,还在1946年由山东邮政管理局分二次印成三枚邮票,面值分别为棕5角、棕5角和蓝2元。除了对邮票面值和发行单位做了少许修改外,其余的未有变化。但因是用平板印刷,图案模糊,效果没有第一版的好,而且没有新的设计,其艺术感染力大大降低。即便如此,它仍然是区票毛像中较优秀的一种。
从此套邮票起,至1950年止,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发行或加盖改值发行了近500枚毛泽东像邮票,这也是邮政史上发行毛泽东像邮票最多的时期。
1948年12月23日,由冀东唐山市邮政局发行的《唐山毛泽东像邮票》一枚,其设计原本应与上套邮票中毛正面像邮票是相同的,但在绘制上远不如上套。与其设计相同的图案还有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于1946年11月22日起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以及1947年10月5日发行的《第二版毛泽东像邮票》、1948年5月19日发行的《第三版毛泽东像邮票》和《第四版毛泽东像邮票》、《第五版毛泽东像邮票》。
最珍贵的毛像邮票是1946年2月26日由苏皖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其中红色5分无齿“便”邮未正式发行,后用作加盖改值。流传出来的未曾加盖的红“便”邮原票,成为区票中的珍品。
最早在一套邮票中同时发行有齿、无齿的毛像邮票是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晋察冀边区虽然不是第一个发行毛像的解放区,但却是第一次在一套邮票中分别用有齿和无齿方式发行毛泽东像邮票的解放区。这套邮票发行时,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1948年8月25日起,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了《毛泽东像邮票》,全套八枚(另有五种无齿邮票)。这套邮票的图案,除一枚是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的第—版毛泽东像邮票为基础改版而印制的毛泽东的正面像之外,其余七枚全是毛泽东昂首前望的侧面仰天半身像,表现了毛泽东及中共对中国未来的憧憬和对建设新中国的渴望。这是区票中设计很成功的一套邮票,它也被称为《平山版邮票》。
仿佛中共中央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的“解放全中国”的动员令一样,这套毛像邮票的发行,也吹起了各解放区纷纷用毛泽东像设计邮票的号角。这之后,区票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毛泽东像。在这些毛像邮票中,有的设计简洁大方,有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从设计上、还是印制上,都十分简陋,但无论如何,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历史写照。
区票中最具艺术性的毛泽东像邮票是1946年12月发行的晋绥边区《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这套邮票由《晋绥日报》李少吉设计,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以石版印制,用纸有白纸和报纸,全套五枚,在兴县洪涛印刷厂印制。
李少吉是山东著名版画家,年轻时受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而爱上了木刻艺术,先后任晋绥边区美协主席、晋西北木刻工厂厂长、《晋绥日报》及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组组长等职。他设计的毛泽东像邮票用木刻刻制原版,再翻印在石印机石板上印刷。由于他有浓厚的艺术功底,纯熟的木刻技法,刀技准确有力,因此很好地再现了神采奕奕的人物形象。邮票上的毛泽东神态自若,面向前方。人物刻画精确、坚实和简约。李少吉以纤细的线条刻出神似毛泽东的肖像,是解放区邮票设计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套邮票。
最早出现在的国庆纪念邮票上的毛泽东像邮票是1949年11月1日由旅大邮电管理局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全套一枚,面值35元(旧人民币),图案主图以北京前门为背景,正中是巨大的五角星和毛泽东像,左边是半圆形的机轮,右边是五星红旗,下面为举手欢呼的人民群众,此套邮票的发行量仅10万枚。
在区票中,票幅最大的毛泽东像邮票是1947年7月1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纪念邮票》,全套四枚,单色胶版,使用的是有水印绢丝纸,票幅达37.5*46mm。图案是头戴八角帽的毛泽东像,背景为中国共产党党旗。旗旁写有“7.1”数字,非常醒目。这套邮票也是第一套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邮票。与前期解放区邮票相比,无论用纸,还是印刷都相对精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弥足珍贵。
最有气魄的毛像邮票是1949年7月1日旅大邮电管理局发行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纪念邮票》,全套一枚,主图为毛泽东高举左手,向全党、全军发出进军令的高大形象,邮票上的人物丰满、健康。
而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在1947年2月1日起发行的《毛泽东像邮票》则是区票中整套枚数最多的,全套共13枚。这套邮票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称,即《嘉禾图毛泽东像邮票》。从设计风格上看,和唐山版毛像邮票应该是同一人。
在众多的毛像邮票中,最不像的要数1946年8月15日由辽宁省邮政管理局发行的《毛泽东像邮票》,即《通化版毛泽东像邮票》,绘制非常简单,人物特点没有抓住。
最知名的画作做毛像邮票图案的是1949年8月5日由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三一版《毛泽东像邮票》。毛泽东的重要的军事思想之一,就是不打无准备的战争。当时,在各个战场中,包括淮海战场和平津战场以及西北战场中,只有东北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的人数比国民党的军队多,所以中央领导认为要取得胜利,就应该从东北开始。这样,才能打好三大战役的第一步。这套邮票主图为戴八角帽的毛泽东像,这张正面素描像是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根据画家黎冰鸿的作品重新设计的。头像周围没有边框装饰,突出了毛泽东的形象。戴八角帽的这张画像是当时解放区最为流行的毛泽东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也正是毛泽东戴八角帽的头像。
最早的版式错误毛像邮票,1949年10月15日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毛主席像、长城图》邮票,面值分别为50元和200元。此套邮票在制版时,在50元面值的子模中,误将1枚200元的子模放入,这样在全张160枚的50元面值邮票中,出现了4枚200元面值的邮票,由于急需,邮票边印边发,到基层邮局发现时,已有一部分邮票售出使用。这样就出现了50元与200元、200元与50元两种横连票;50元与200元、200元与50元两种竖连票。
在区票中,还有将朱毛头像并列组成邮票图案的。如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分别在1947年3月1日和7月3日发行的《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抗战胜利二周年纪念邮票》,辽东邮政管理局于1947年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朱德像邮票》、《第二版毛泽东、朱德像邮票》,1948年8月1日起由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邮票》以及西南区重庆市军管会交通接管会邮政部陆续发行的《人民解放军进军图邮票》。其中,后二套邮票选用的是同一种设计稿。
其中最有气势的邮票是1949年8月1日由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邮票》。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人民解放军遵照此的命令,向尚未解放的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廿二周年,特别印制了这套邮票。本套邮票是我国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为新生的人民政权设计的开山之作,该邮票直观地表现出了人民军队的雄伟气势,突出了人民军队遵循“向全国进军”命令的主题。另外,也是第一次将“八一”军旗图设计进了邮票,所以它也成为了中国第一套“八一”军旗邮票,反映了人民军队取得解放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辉煌战果。
这套邮票全套5枚,道林纸,平版胶印。邮票主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高举八一军旗列队前进,右上部是由五星衬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毛泽东、朱德肖像,右边为直读“华东人民邮政”铭记;票图下边为右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及其上的“1927-1949”字样,左右下角分别为阿拉伯数字和汉字面值。这套邮票在解放区邮票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全面展示出人民军队浩浩荡荡大进军整体形象的邮票。邮票发行时,在当年无论是在印制工艺上还是纸张质地上都要比早期的区票更为精致。
1949年10月1日后,新中国邮票开始统一发行,但解放区邮票仍继续使用,同时,新解放地区继续发行“区票”。直到1950年7月1日“区票”停售,9月1日停止使用。
区票中最后一套毛泽东像邮票是从1949年12月9日起,由西南区重庆市军管会交通接管会邮政部陆续发行的《人民解放军进军图邮票》。这套邮票全套共11枚,与建军廿二年邮票的图案相同,主图是高擎着八一军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军图,右上角有毛泽东、朱德二人的并排头像。这套邮票发行后,因面值很快就不适用了,便被多次加盖改值,也因为其印量巨大,成为区票中容易得到的毛泽东邮票之一。直到今天,此套邮票搜集起来也不很困难。整套邮票图案相同,单色胶版,仅以邮票的颜色作为区分。
解放区邮票如实地记载了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各解放区建立革命政权之后,创办邮政后发行的邮票。在战争环境中,在敌人封锁、包围之中,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解放区邮票的纸质、印刷被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如苏中交通总局的首版无面值邮票,因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印刷时断时续,其刷色、纸张均有明显不同;再如抗日战争邮票是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印制的,印刷邮票的纸张、油墨都是从敌占区秘密分散运进,邮票印刷比较简单;而其在印刷上,既有石印,又有油印;在版别上,既有平版,又有胶版;在齿孔上,既有无齿,又有有齿;在纸质上,既有厚薄白纸,又有报纸、道林纸、土纸、文电稿纸;在加盖上,既有各种手盖,又有机盖、铅字加盖、木戳加盖、石印加盖;此外还有各种改值、一版再版等。
由于战争年代的限制和物资的极度匮乏,毛泽东像邮票和所有的解放区邮票一样,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印制上,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作为历史文物,成为那个特定年代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
参考文献: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国解放区邮票史》
周保昌 《忆我国第一套毛泽东像邮票——兼谈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